新闻来源:中铁山桥集团 浏览次数: 时间:2025-05-26
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中横梁成功合龙
5月26日上午8点58分,在长江南岸张靖皋长江大桥桥址,一场云端的“穿针引线”正在进行。长9.5米、宽9.9米、高15米、重量255吨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中横梁合龙段,随着塔吊缓缓提升,合龙段精准落入ZHL1#和ZHL3#之间,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中横梁成功合龙,为2025年底实现张靖皋长江大桥最高主塔顺利封顶奠定坚实基础。

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南航道桥南主塔为世界最高悬索桥索塔,高度达到350米,目前架设的中横梁位于钢塔222米处,相当于约74层楼高,站在此处,几乎能和云朵“手牵手”。
将视角从云端拉回地面,世界级大桥的桥塔制造,背后是智能制造发挥了重要作用,蕴含了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山桥的智慧制造“三字诀”。
“智”字诀,自动化焊接率达到93%
走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铁山桥南通公司,想象中的挥汗如雨没有出现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“钢铁超人”在“工业大脑”的指引下灵活舞动,焊接机器人四把焊枪同步开工,在焊花飞溅中快速完成焊接。
目前,张靖皋长江大桥钢结构自动化焊接率达到93%,公司成立专项攻关组,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,为车间制造安装了‘智慧大脑’,实现大桥钢塔精细化制造的严格要求。
“工业大脑”是在生产工区安装了数十个无线接入点,搭建了覆盖整个车间的工业网,包括质量管控、生产作业、仓储物流、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。这是中铁山桥钢梁智能制造工厂“五线一系统”的核心,就好比人的大脑和身体一样,在“工业大脑”的指挥下,机器人才能实现智能化生产。
“精”字诀,智能设备赋能精细化生产
张靖皋长江大桥的横梁分下、中、上三个横梁,其中中横梁和上横梁非规则结构厂内拼装和桥址架设尤为困难,中横梁截面采用三箱室变高截面、双曲线结构,此类型在国内桥梁制造中极为少见,如何确保中横梁制造和安装精度是首要难题。
要完成如此不规则横梁,制造是重中之重。中铁山桥以智能制造破解精细化生产难题,全新投用的激光切割机切割精度可高达±0.5mm级别,具有精度高、速度快、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、切口平滑等优势,钢板切割更像是在雕琢艺术品。
只有“大脑”聪明还不够,“身体”也要强壮。“五线一系统”里的“身体”,就是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、板单元智能组焊生产线、钢桁梁杆件智能制造生产线、智能总拼生产线、智能涂装生产线五条生产线。
“五线一系统”的应用,实现了制造车间生产过程的自动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、数字化的管理与控制,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,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,为大桥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“准”字诀,BIM数字化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
横梁作为塔柱之间的支撑结构,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塔柱向上攀升的倾斜度和稳定性。中横梁施工是桥塔的关键工程,其结构由四个节段构成,塔柱与横梁及横梁块体间对接缝间隙仅10毫米,对宽9.9米、高15米的“庞然大物”来说,安装精度要求极为严苛。
中横梁架设前,中铁山桥对节段进行三维数字扫描、现场BIM数字化模拟安装,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规范进行了施工推演,从安全、质量、现场问题等多个方面模拟可能出现的情况,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。
合龙段安装受到天气、配重等多种因素限制,我们通过数字孪生技术,在电脑里“再建一座钢塔”,进行数字化模拟安装,把问题预判全。正是通过计算机吊装模拟及拼口数据拟合,中铁山桥预先修正了构件尺寸偏差,最终成功实现了百米级高塔的毫米级横梁安装,将安装误差范围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。
张靖皋长江大桥是继苏通长江公路大桥、崇启大桥、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之后,中铁山桥为南通建设的又一座超级工程。公司始终践行 “三个转变”,严把质量关、环保关、安全关,以高质量交付建设高质量大桥,奋力冲刺主塔封顶全年建设目标,打造万里长江上的世界最高悬索钢塔,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中铁力量。
地址: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海西路35号
版权归属: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维护: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(科技与信息化部)
联系电话:见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:crsbg@crsbg.com
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骨干成员单位、标杆企业
冀ICP备13018072号-1 秦皇岛公备13030002007805号 ©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